2010年12月12日 星期日

青蛙解剖

壹. 實驗目的
觀察青蛙的形態、構造及各種細胞,並藉此實驗了解各器官的位置與機能,與人類的相關性。
貳. 注意事項
一、 須遵守實驗室規則
二、 注意突然跳躍
三、 注意血的噴濺
四、 注意用電
參. 實驗材料
解剖用具(剪刀、鑷子、穿刺針、大頭針、解剖刀…………)
肆. 虎皮蛙
學 名:Rana tigerina rugulosa Wiegmann
英文名:Chinese Bullfrog 別 名:虎斑蛙、虎紋蛙、水雞、田雞
科 名:兩棲綱(Amphibia) 赤蛙科 (Ranidae) 無尾目 (Anura) 蛙科(Ranidae) 虎紋蛙屬(Hoplobatrachus)
<辨認特徵>雄蛙6-8cm,雌蛙6-12cm,大型蛙,體背為黃褐色或綠褐色,夾雜有深褐色斑及長條形皺紋,無背側褶。腹面淡黃色,無雜斑。蹼相當發達,各趾間全部由蹼相連。分佈於低海拔以下的水田及水池附近,數量己因人為捕捉而極為稀少。有上顎齒,現在市面上所見為人工飼養,與惡名昭彰的外來種牛蛙(American Bullfrog)為親戚。春季與夏季為繁殖期。
有很好的防蟲效果,每畝稻田放養1000隻即能達到最佳防治害蟲的效果,增產糧食14.6~21.5%,同時還可降低生產成本,避免人畜中毒事故。由於當地政府重視,張貼布告嚴禁捕捉蛙類,加強護蛙滅蟲的宣導教育,這些地區的蛙類數量迅速增加,達到了有效防治蟲害的目的。
伍. 身體構造
一、 外型
1. 頭部
I. 鼓膜:位於眼睛後方的圓形膜狀構造,為蛙的聽覺器官。
II. 眼:一對,有上、下眼瞼及瞬膜,能向上運動而蓋住眼球。闔眼時只上眼瞼移動縮回眼球;位於下眼瞼的透明瞬膜,為游泳時護眼的構造。
III. 外鼻孔:位於頭部前端的小開口,可通至口腔。
IV. 口腔:觀察四個開口--內鼻孔、耳咽管、食道、聲門,與舌、牙齒。
甲、 內 鼻 孔:外鼻孔通入口腔之處。
乙、 耳咽管開口:又稱歐氏管開口,可通往鼓室。
丙、 舌 頭:肌肉質,富有粘液,舌尖呈分叉狀,捕食時,可迅速充滿血液翻出口外捕食。
丁、 牙 齒:上顎前方有鋤骨齒一對,後有細齒,下顎無齒。
V. 鳴囊:位於鼓膜下方,頭、腹面兩側,由疏鬆皮摺所形成的囊狀構造,僅雄蛙有。
2. 身軀
每一隻的花紋皆不同,通常背部紋路較深,腹部較淺;成蛙中,雌蛙腹部為黑白色,雄蛙微黃綠色。皮膚光滑無鱗,富涵黏液與微血管(可交換氣體)。
3. 四肢
前肢較後肢短小,前肢四趾無蹼(雄蛙有交配墊),後肢五指有蹼,腳趾均不等長。
二、 內部器官

器官
特點
循環系統
心臟
位於圍心腔中,由兩心房一心室組成。心房先收縮,繼之心室收縮。
脾臟
位於腸繫膜上的暗紅色小圓球構造。
呼吸系統
肺臟
紅色中空囊狀,肺壁上佈滿微血管,兩葉左右各一。
氣管
連結左右肺的肌肉性管狀物。
消化系統
消化道:口腔→食道→胃→小腸→大腸→泄殖腔→泄殖孔
食道
肌肉性管道,連結口腔與胃。
消化系統

白色略彎的膨大管狀構造,內有褶皺,兩端有較狹小處,各是賁(ㄅㄣ)門與幽門,富含肌肉,位於肝的左側。
肝臟
紅褐色,分左右二葉,左葉較大且可分前後二葉。
膽囊
於肝二葉之間的綠褐色小圓囊,有總膽管接十二指腸。
胰臟
位於小腸前端與腸繫膜相連處的黃白色帶狀構造。
小腸
胃以下的彎曲小管,前端稱為十二指腸,後為空迴腸。
大腸
綠色(因含為消化之殘渣),近排泄殖腔處的腸管變粗,亦稱為直腸。
腸繫膜
位於腸間的結締組織。維持腸、胃、胰的位置形狀。
排泄系統
腎臟
位於脊柱兩側,暗紅色扁平長條狀構造,腹面有橘色的帶狀構造,是為腎上腺。腎臟前端有黃白色的指狀突起,為脂肪體,可貯存養分。
輸尿管
兩條,腎臟外側邊緣的細管,也具有輸精之功能。
膀胱
泄殖腔複側,分為兩辦之小囊,呈元寶型,透明無色薄囊。
泄殖腔
消化、生殖、排泄器官對外的同一通道。
生殖系統
雌蛙
卵巢
一對,於腎臟外側,有繫膜固定於體壁上,由一層薄膜含有許多黑白各半的卵所組成,於生殖季時佔了大部分的體腔。
輸卵管
一對壁厚且多彎曲的白色細管,前端膨大成喇叭狀,後端膨大為子宮。
雄蛙
睪丸
一對,位於腎臟前方,淺黃色橢圓形構造。
微輸精管
約為十二個小管,連接睪丸與腎臟。
輸精(尿)管
青蛙無專門輸送精子之管道,與尿液共道
精子→睪丸→腎臟→接輸精(尿)管→膀胱→泄殖腔→泄殖孔→體外。

陸. 反射
一、 姿勢平衡
將蛙置於解剖盤上,罩以燒杯防止逃跑,當水平旋轉時、或是垂直移動時,頭部會隨之上下或左右反方向移動。
二、 翻正反射
將蛙反置腹向上,會迅速翻身,若輕輕劃過腹部,會延遲其翻正時間,有短暫的催眠現象。
三、 眨眼反射
取一物接近蛙眼晃動,會有類似人類的反射現象。
四、 搔刮反射
洗去身上的黏液,以鑷子取一小片沾有醋酸的紙置於蛙背上,觀察蛙用後肢去除刺激物的反射。
五、 扣抱反射
將蛙反置腹向上,輕劃喉部及腹部,觀察前肢的扣抱反射,觀察催眠現象。
柒. 解剖步驟
一、 癱瘓
為了便於實驗的進行。首先是痛覺,如果不破壞痛覺中樞,青蛙一定會發生掙扎,而使實驗難以進行,其次是反射,動物個體的反射行為有上百種,不破壞反射中樞,實驗中有時會有青蛙的反射行為干擾實驗。
1. 腦脊髓穿刺法
將穿刺針從蛙頭骨的末端找到枕骨大孔(用手指慢慢摸下去 ,會摸到凹下去的地方),向前刺以破壞蛙的腦部,在向後刺來破壞脊髓。此時可以看到蛙的腿部先是呈短暫僵硬,接下來便完全鬆弛並對外在的刺激失去反應。但因為穿刺不易,容易失敗,扔會活過來。
2. 乙醚麻醉法
以乙醚(或氯仿—三氯化氫)麻醉青蛙致死,可直接用棉花沾乙醚置於青蛙口鼻、或置入一密閉空間,待青蛙不再跳動,腹部皮膚出現紅斑。以保留神經系統完整性,但有時應麻醉不足,扔會突然醒來。
3. 冷凍法
以低溫直接冷凍致死,能保留多數係包完整性,但有部分青蛙能耐低溫者解凍後會醒來。
二、 腹部
1. 先用針固定青蛙的四肢於解剖盤上
2. 以鑷子將蛙的腹部拉起以剪開皮膚層(皮下空腔為淋巴腔),在由中央往左右兩 端剪開(工字型)。並以針固定切開的皮。
3. 以剪刀在中央偏左或偏右剪開肌肉層,避開中央的腹大靜脈以避免大出血。
4. 觀察蛙的腹面器官,後取出器官以觀察神經與背面器官。
5. 實驗
i. 吹 肺:取一吸管插入咽喉並吹氣,觀察肺部有無脹大
ii. 膀胱灌水:以吸管插入泄殖腔,觀察膀胱膨脹。
iii. 電擊反射:拔起針,將電池組兩端電線置於白色神經上,觀察有何反應。
三、 頭部
1. 打開蛙嘴觀察內部構造。
2. 自口角後方沿鼓膜下緣剪下剝除皮膚。
3. 小心去除頭部後方肌肉。
4. 找出頭部斷裂面部份的脊髓腔,向兩側小心剪開。
5. 掀開頭頂骨,並小心去除脊髓膜,觀察腦部。



圖(一)虎皮蛙